安徽太湖:機插秧現場會賦能“兩強一增”

“水稻機插秧不僅省時、省工、省力、省秧田,而且減少成本、減少病蟲害發生,能有效提高產量和經濟效益,是實施‘機械強農、科技強農、促進農民增收’行動最好的體現?!?月26日,在安徽省太湖縣大石鄉大明村大柏樹灣舉辦的再生稻機插秧現場會上,太湖縣農機服務中心專家強調。
在機械化插秧示范田里,太湖縣海燕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的3臺插秧機來回穿梭,展示水稻插秧機在田間作業的詳細過程。在農機手和給秧員熟練操作下,按株行距14×30cm的規格,以每臺每小時栽插4畝的速度作業,用了不到20分鐘,4畝多田就完成了機插,不但速度快,而且栽植質量好,均勻一致,讓與會人員贊嘆不已。
插秧機在田間作業。太湖縣委宣傳部供圖
現場觀摩的詹慶華是來自天華鎮馬廟村的種糧大戶,他說:“我們一行3人,現場體會到了機械化插秧的優勢,都深感震撼。我們每人都有100多畝的承包面積,我們已經商量好了,決定馬上就與海燕合作社簽訂中稻育秧、機插、機防等一條龍的社會化服務協議?!?/p>
“我們合作社現有22個社員,32臺機器,其中3臺無人機、7臺插秧機、8臺收割機、14臺拖拉機,今年新建育秧大棚10000平方米,新購插秧機5臺。為籌建500畝機拋秧示范片近期將再購1臺拋秧機?!碧h海燕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殷海燕說?!凹竟澆坏热?,秧苗不等人。從4月14日以來,我們的7臺插秧機搶抓時間為盡快完成1200畝的再生稻訂單而努力工作,現在已經接近尾聲了,下一步就是忙6000多畝的單季稻育秧了?!?/p>
插秧機在田間作業。太湖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了解,水稻是太湖縣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常年種植面積在45萬畝左右。農業機械化率比較高,其中,水稻機耕99.7%、機種81.67%、機收99.14%。針對機械化種植方面仍存在的短板,該縣以舉辦高素質農民培訓班、組織召開現場觀摩會等多種形式,加大示范運用和技術推廣力度,推進工廠化育秧和機械化種植同步發展。加大扶持力度,推進農機裝備更新換代,補齊關鍵環節裝備,加強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指導服務,提高全縣農業生產效率,加速農業機械化進程。目前全縣擁有水稻插秧機153臺、直播機15臺、無人機107架。(李曉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